返回列表

小麦生长期间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

时间:2024-02-07 来源:本站
分享:
一 主要问题分析(冬季常见问题)
1 干旱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,小麦冬季容易受到干旱影响,此期是为产量打基础的阶段,严重干旱时,小麦生长表现为群体稀疏,阻碍小麦次生根的生长,植株矮小,分蘖较少,下部叶片发黄,孕穗抽穗提前,进而影响产量。如果旋耕地块没有耙压,播种后也没有镇压,更易造成耕层土壤疏松,失墒较快 ,冬季透风,根系冷旱交加,形成黄苗或死苗。
2 苗旺。气候异常、温度偏高和播种过早、播种量过大,氮肥用量过大是造成苗旺的原因。小麦冬前旺长最大的害处是抗冻能力降低,旺长使麦苗生长细嫩,茎数多,抗冻能力大大降低;其次是大量地消耗养分和水分;第三是抗逆性降低,由于旺长,幼苗生长细弱,群体大,透光通风差,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下降。
3 苗弱。一是整地质量差。玉米秸秆直接还田,耕翻浅,秸秆量大,整地时又没有充分镇压踏实致使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的秸秆中,难以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。再加上秸秆腐化也需要一定的氮素,这就造成腐化秸秆与麦苗争肥,因此部分整地质量差的地块麦苗出现发黄现象。二是播种过深。小麦适宜的播深为3~4 cm,而农户在生产实际中有的地块小麦播深达到 6~ 7 cm ,播种过深,小麦发芽出苗时间长,自身养分消耗大,形成弱苗。三是脱肥严重。主要是氮肥明显不足,因氮素施用量不足 导致氮元素缺乏,造成成片黄弱苗。
小麦生育期长,对生育前期出现的问题,只要中后期加强管理,小麦苗情完全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,从而减轻对产量的影响。
一 主要问题分析(春季常见问题)
1倒春寒。“雨水 ”过后,气温变化大,是寒潮的多发期。若受较强冷空气袭击,气温下降较快,持续时间长达 1~2个星期以上,就会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。如果气温下降到 -3 ℃以下持续 6~7小时,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发生冻害。昼夜温差大,夜晚温度过低也易造成冻害。 
2 晚霜冻害。一般发生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中旬。冬小麦正处于拔节—孕穗的低温敏感期,若此期遇到 0 ℃以下的气温,茎蘖容易受冻死亡,叶面温度过低,会导致小花发育不正常,影响结实率。 
3 病虫害。小麦生育中后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,此期若发生病虫害,对产量将造成直接影响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是“三虫三病”,即小麦条锈病、小麦纹枯病、小麦白粉病和小麦吸浆虫、麦蚜、麦蜘蛛。 
4 干热风。春末夏初是我国北方雨季来临前天气晴朗、少雨的时期,在干燥气团控制下容易形成干热风,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不利。干热风时,温度显著升高,湿度显著下降,并伴有一定风力,蒸腾加剧,根系吸水不及时,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影响产量。 
5 倒伏。一是气候因素。在小麦灌浆末期,若连续阴雨,伴随阵风或大风,可使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。二是栽培措施不当。如播量过大,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致基部节间拉长,减弱了抗倒能力。三是品种间对倒伏能力有一定差异。 
二 防御措施 
1提高麦播质量。一是针对秸秆还田地块,用秸秆还田机充分粉碎切细秸秆,结合深耕把粉碎的秸秆掩埋到耕层里,然后耙耱镇压,使土壤松紧适宜,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。二是针对旋耕田块,一定要耕细耙平、踏实土壤,要坚持 3年深耕 1次,打破犁底层,加深耕层。三是播种时播深要适宜,深浅一致,落种均匀,做到适期足墒精量播种。 
2合理施肥。注意合理施用化肥,重点调整好氮磷配比,以提高肥效。高产田要控氮、稳磷、增钾,中低产田要稳氮、增磷。对于连年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,可少施钾肥,每亩增施尿素5~7.5kg,加速秸秆腐熟速度。 
3病虫害防控。播种期是预防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,一定要做好药剂拌种、土壤处理,选用包衣种子,搞好麦播土传、种传病虫害的防治,努力减少病虫为害,确保小麦安全生产。中后期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、吸浆虫等病虫害的监测,开展后期叶面喷肥,推广超常量磷酸二氢钾根外追施技术,与合适农药、微肥混合喷施,做到 “一喷三防”。 
4 科学灌溉。保持小麦籽粒灌浆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供应,是延长小麦光合高值持续期,延缓早衰,提高小麦粒重的重要措施。灌浆水一般在孕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。小麦灌浆后期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,会降低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。因此,种植强筋小麦的麦田,如果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,灌浆期间不是特别干旱,一般不再进行灌溉,尤其要避免浇麦黄水。 
三 补救技术 
1干旱。科学运筹肥水,因地因苗制宜。受旱麦田要做到应浇尽浇,尽量扩大浇麦面积;对因旱冻濒临死亡的麦苗,要及早浇灌,确保不死苗,浇水时应小水漫灌,浇后及时划锄;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,应在早春镇压并划锄保墒。 
2苗旺。对于播期早、播量大,有旺长趋势的麦田,一是起身期喷施 20%多效•甲哌微乳剂等植物生长抑制剂,控制旺长防倒伏;二是进行深中耕,切断部分根系,控旺转壮;三是拔节中后期施肥浇水,一般每亩施尿素 10~15 kg。 
3 苗弱。一是春季及时进行中耕划锄,提高地温,促苗早发快长。二是合理运筹肥水,春季分2次进行追肥。第 1次在返青期进行,结合浇水亩施尿素 10~15kg,促进春季分蘖,巩固冬前分蘖,以增加亩穗数;第 2次在拔节后期,亩施尿素 5 kg。 
4 倒春寒、晚霜冻害。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于寒流来临之前,采取浇水、喷洒防冻药物等措施预防冻害发生。一旦发生冻害,要及时采取中耕、施肥、浇水等补救措施,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。小麦早春受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,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、小蘖赶大蘖,提高分蘖成穗率,减轻冻害的损失。 
5 病虫害。对小麦纹枯病达到防治指标的麦田,要在 3月中旬之前普遍喷药防治;对小麦条锈病,要继续推广 “准确监测,带药侦察,发现一点,控制一片”的经验,对条锈病常发区,要及时消灭发病中心, 4月下旬和 5月初要普遍进行喷药防治;对小麦吸浆虫,要严把蛹期和成虫期2个关键环节进行防治;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,在小麦拔节前要采用撒施毒土技术,结合浇水进行防治。 
6 干热风。5月中旬要及时采用杀虫剂、杀菌剂、叶面肥进行 “一喷综防”,达到杀虫、防病、防干热风、增加粒重、提高品质的目的。为了使干热风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,及时灌溉,喷洒草木灰水。但灌水时间最好选择在干热风出现前 3~5天,灌水时切记要采取快灌、浅灌,切不可慢灌、深灌,否则会适得其反;另外,灌水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,不可在最热时间灌水。 
7 倒伏。倒伏灌浆前、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,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。因此,小麦倒伏后,杜绝人工扶起或绑把,要采取小麦自然抬头的方法,防止进一步减产。